1 号出海 · 第 156 篇

从恐龙到尤( yóu)达大师,从「深海水蛇」到「加( jiā)勒比海怪」,工业光魔(ILM)已经( jīng)走过 50 年。它不仅是特效工( gōng)厂,更是好莱坞叙事的「造( zào)梦机器」。每一次创新,都是( shì)一次行业范式的改写:让( ràng)观众第一次真正相信恐( kǒng)龙在奔跑,第一次看到木( mù)偶化身光剑大师。今天的( de) ILM,不只是在纪念历史,而是( shì)在提醒所有内容出海者( zhě):特效,不只是工具,而是产( chǎn)业话语权的核心筹码。

工( gōng)业光魔(ILM)诞生于 1975 年,为《星球( qiú)大战》而设,50 年来塑造了无( wú)数特效里程碑,几乎串联( lián)起整个特效史:

80 年代,《终结( jié)者 2》的液态金属 T-1000、《深渊》的水( shuǐ)蛇实验,为电脑特效奠基( jī);1993 年,《侏罗纪公园》的霸王龙( lóng)问世,彻底颠覆传统定格( gé)动画,开创 CG 生物真实化的( de)时代;2002 年,《星球大战前传 2》让( ràng)尤达首次完全数字化,以( yǐ)实现木偶无法完成的光( guāng)剑战斗;2006 年,《加勒比海盗 2》的( de)戴维 · 琼斯由演员表演捕( bǔ)捉转化而来,逐帧还原比( bǐ)尔 · 奈伊的细微神态,标志( zhì)数字角色可以承载复杂( zá)表演;2011 年,《兰戈》采用情绪动( dòng)作捕捉,动画师在肢体表( biǎo)演上再创造,最终赢得奥( ào)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创意( yì)总监 Rob Coleman 强调,团队的核心始( shǐ)终是「让观众相信虚拟存( cún)在」,这也是特效的魔力所( suǒ)在。

工业光魔的 50 年,如果只( zhǐ)看作「技术跃迁」,那就低估( gū)了它的真正意义。技术创( chuàng)新在 ILM 体系里,从来不是成( chéng)本,而是利润的「杠杆」。换句( jù)话说,ILM 创造观众相信的幻( huàn)象,让「工具」变成「叙事主导( dǎo)权」。

2011 年电影《兰戈 Rango》
ILM 的创新是( shì)为了扩展 IP 生命周期和商( shāng)业想象力,而不是单点解( jiě)决一个制作难题。对比之( zhī)下,我们的内容产业往往( wǎng)把技术当「节约开支」的工( gōng)具,而非创造新营收的引( yǐn)擎。
放眼当下,全球影视的( de)竞争正在进入「AI+ 虚拟制作( zuò)」阶段。这里同样存在巨大( dà)的「ILM 式机遇」。
今天大家都在( zài)谈 AI、虚拟制作、数字人,但大( dà)多数公司把它当作「降本( běn)工具」。能省钱、能提速,但很( hěn)少有人去想,技术是否能( néng)创造一个新的「信任节点( diǎn)」,从而延长内容的商业生( shēng)命? 如果不能,你做的就是( shì)外包工具;如果能,你就有( yǒu)机会掌握叙事的话语权( quán)。
谁能用 AI 特效降低制作门( mén)槛、创造超越观众想象的( de)「可信幻象」,谁就能快速拿( ná)下全球观众;谁能让数字( zì)角色成为新的「衍生经济( jì)体」,谁就有可能复刻商业( yè)神话;谁能把虚拟技术转( zhuǎn)化为「IP 延寿工具」,谁就能让( ràng)一个角色在影视、游戏、短( duǎn)视频、电商乃至虚拟偶像( xiàng)经济中无限衍生。
我们出( chū)海面临的挑战之一,不在( zài)于会不会用 AI,而在于能不( bù)能用 AI 制造出观众愿意买( mǎi)单的信任感和延展性。不( bù)要一味追求降本增效,只( zhǐ)有当技术被内化为 IP 商业( yè)模式的一部分,我们才有( yǒu)可能在全球内容产业链( liàn)中拥有向 ILM 靠拢的控制力( lì)。
译者|彦舟
编辑|分味
文章( zhāng)来源|variety
原文作者|
原文发布( bù)日|2025.08.20/ 周三

《主编浅度》视频号( hào)